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

Overview 概述

本文将从电子票据行业出发,整体分析电子票据及区块链电子票据行业,以求完善行业图谱。

Report 报告

第一章 电子票据行业综述

1.1 电子票据行业概述

1.1.1 电子票据的定义

电子票据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实物票据电子化,电子的票据可以如同实物票据一样进行转让、贴现、质押、托收等行为。传统票据业务中的各项票据业务的流程均没有改变,只是每一个环节的都加载了电子化处理手段,使我们业务操作的手段和对象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电子票据是借鉴纸张票据关于支付、使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利用数字网络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利用电子脉冲代替纸张进行资金的传输和储存。它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网络为基础,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储资金信息于计算机系统之中,并通过因特网以目不可视、手不可及的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传统有纸化票据的功能。所谓「数据电文」是通过电子、光学或者类似方法产生、发送、接受或者储存的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等。

票据的分类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

来源:标准共识

电子商业汇票一共有两种:1 为银行承兑汇票,2 为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流程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商业承兑汇票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

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商业汇票贴现流程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1. 1.2 电子票据的特点与价值

电子票据拥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 期限延长,有利于企业短资融通

电子商业汇票使用期限延长,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为 1 年,较纸质票据使用期限增长半年。传递及保管成本大大降低,票据的支付结算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资金融通的操作成本也将大幅降低。这些优势,有利于企业短资融通。另外,商业汇票从纸质转为电子化,为企业客户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支付及融资工具。电子商业汇票通过网上企业银行接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简化了手续,减少了环节,交易在途时间大大缩短,与其他支付工具和融资方式相比,效率极大提升。

(二) 流通范围广,有助于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同时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商业汇票服务。从业务范围看,电子商业汇票「覆盖」了传统纸质化票据的所有功能;从业务流程看,电子商业汇票从签发、承兑开始到背书流转,最后到托收入账,所有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操作,大大降低了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流通范围广,可在全国范围流通,不受地域限制,有助于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市场的连通和发展,交易快速、方便。纸质商业汇票的交易,需买卖双方见面后当面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推行电子票据后,企业、银行和其他组织可以借助电脑网络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完成票据的签发、承兑、背书、贴现、质押、保证、兑付、追索等票据流通的各个流程,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票据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流转,实时、快捷、节省地办理各项票据业务,大大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

(三) 电子商业汇票介质电子化,杜绝假票、「克隆」票风险

电子商业汇票介质电子化,安全性大大提升,能杜绝假票和「克隆」票,可规避遗失、损坏的风险。电子票据不易丢失、损坏和遭抢劫。各家商业银行成熟的网银平台上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采用严格的数字证书体系进行加密,附加了多重防护手段,可确保电子商业汇票使用的安全。就是说,电子票据存储在系统中,通过可靠的安全认证机制能保证其唯一性、完整性、安全性,降低纸质票据携带的风险。人们容易辨别票据的真假,不易遭受假票、「克隆」票诈骗。在目前的纸质票据中,票据本身以及书面盖章是鉴别真伪的手段。虽然在票据的纸张和印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防伪措施,但是仅凭人工肉眼辨别真伪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变造的票据凭证和签章骗取银行和客户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推行电子票据后,使用经过安全认证的电子数据流和可靠的电子签名,能够抑制假票和「克隆」票犯罪。

(四) 电子商业汇票也能满足集团客户「票据池」管理的需要

资金集中化管理水平较高的集团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票据的集中化管理。在电子商业汇票推出前,由于成本、效率、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票据集中管理困难重重。电子商业汇票的推出,使票据集中化管理变得简单,企业管理的是票据的电子信息,无需进行实物的转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控制了风险。

1.2 电子票据模式的基本理论

1.2.1 基本框架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在银行票据业务方面,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电子化,安全性和效率得到极大改善。2007 年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纸质支票处理的部分电子化;2008 年,银行本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的业务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进行清算,实现了电子化处理。但是,相对而言,商业汇票的电子化步伐比较滞后,其业务处理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手工、纸质方式,效率低、风险高,不利于商业汇票的进一步发展。2005 年开始,虽然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在票据电子化和电子票据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票据集中登记机制和跨行交易平台,业务开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发展,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支持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创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8 年 1 月决定组织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6 月正式立项, 2009 年 10 月 28 日建成投入运行。从 ECDS 投产运行实践看,电子票据业务处理模式使得电子票据的流通性有所局限。全流程电子票据业务处理须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三部分电子化系统共同完成,即银行间票据市场的电子服务平台 ECDS、金融机构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内部票据业务电子管理系统。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由一个核心功能模块即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两个辅助功能模块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系统和商业汇票转贴现公开报价组成。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处理功能模块是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为各行客户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实行集中登记存储,并提供互联互通的流通转让平台,实现电子商业汇票出票、承兑、背书、保证、提示付款、追索等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同时,与银行、财务公司行内系统及人民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连接,可实现电子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融资交易和提示付款的即时转账结算,同步完成票据融资交易的交割,实现票款对付 (DVP)。

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功能模块是系统参与者必须参加的模块,它能够为纸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质押、质押解除、挂失止付等票据行为提供登记查询服务,实现纸质商业汇票票面信息的集中登记存储,便利纸质商业汇票的贴现、质押业务查询。

在金融机构电子票据业务从承兑、贴现、转贴现和资金划付的全流程具体办理中,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实现内部票据系统与 ECDS 的数据对接;二是金融机构必须能够为企业客户开办网上银行同时企业客户愿意接受企业网银业务办理。在以上基本条件满足后,就基本确立了「企业网银+ECDS」电子票据业务办理模式。这一模式对电子票据流通性和业务办理范围带来了影响。

第二章 电子票据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国外电子票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 国外电子票据行业发展过程

尽管在中国,电子支付以及资金流转电子化显得十分普及,但在世界范围内,电子支付的发展和推广却仍旧刚刚起步。小零售商以支票和现金支付的全球市场规模为 19 万亿美元,而电子支付仅仅为 15 万亿美元。在法国,2013 年其单个国家电子支票总额占了欧盟所有支票的 71%,该支票通常用于企业对个人(B2P)付款以及电子资金转帐,这是由于付款记录的存储更容易且批量付款更安全适用于大量员工导致的。然而其他比法国更大的欧洲经济体相加也仅仅占了剩下的 29%,可见电子支付普及之低。

另一方面,个人对企业(P2B)支付主要通过电子支付方式进行,因为与纸质支付相比,消费者认为个人对企业(P2B)付款更安全,避免携带现金且速度更快;但是,由于没有设置要求和百分比费用,支票在财务上对某些企业有利。

随着电汇,ACH,PayPal 和 Apple / Samsung / Android Pay 等替代支付系统的诞生,电子票据开始失去其独特的吸引力。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Vikram Pandit)表示,由于该领域的商业习惯仍然是基于纸张,因此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尚未实现其潜力,尽管该领域已部分自动化和电子化。流通票据法是建立在抽象权利体现在纸上的基础上的,它是为转移权利而实际交付的,所以在美国,纸质票据特别是纸质支票更加受到青睐。

监管环境

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 3 条以及欧盟 2014/65 / EU 指令和欧盟 600/2014 条例的规定,流通票据法仍受 19 世纪流通性等概念影响。现代化监管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美国的银行系统高度分散,有 10000 多家存款机构和数千家不同的银行,其中一些可能不愿投资或适应现代化,而美联储则不具备监管权要求对流通票据进行变更。

尽管银行业一致认为总电子化是必要的,但即使是一小部分不准备接收电子文档的银行,也阻止了向由流通票据发起的处理电子方式的过渡。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愿意从事这项业务,制定一套统一的规则来管理电子支票交换基础设施的紧迫性将越来越高。

流通票据法的规制问题与各种替代支付系统相结合,破坏了支付系统的整个立法环境。非银行支付中介机构数量的增加,再加上支付中介机构在处理支付过程中在风险分配方面的监管不均衡,可能会给各种支付机制的健全性和可靠性带来无法接受的系统性风险。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对监管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美国历史上是市场驱动的,支持公共和私人解决方案之间的竞争,以确定不同支付系统的发展以及随后的法律对策。

财务环境

有关使用最常用的流通票据支票进行付款的数据显示,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付款显着下降。在美国,2012 年至 2015 年,支付的商业支票总额每年下降 3.1%,至 179 亿美元。相比之下,自动票据交换所(ACH)网络支付增加了 4.9%,达到 193 亿,而信用卡支付增加了 7.5%,达到了 1035 亿。

美国市场使用支票的数量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超过一半的企业对企业付款仍然是由支票支付的。但是,《美国银行 2017 年消费者流动性报告》中有 51%的受访者发现通过支票付款的过程十分痛苦,而 38%的人却因支票延误或从未兑现的支票而烦恼。美国人平均每年进行 38 次支票交易,而加拿大的数字为 18,英国的数字为 8,德国几乎为零。还有更多极端的例子,芬兰于 1993 年停止发行支票,荷兰于 2002 年停止发行支票,丹麦 2017 年停止了发行支票。

在银行业中,流通票据取决于其结构和法律改革。当前,不同的「价值转移系统」替代方案也是存在的,例如电子票据交换所(ACH)网络和在电子生态系统中进行的电汇。2014 年美联储的一项研究发现,「至少有 290 亿笔交易,即每年美国全部付款的 12%可以受益于更快的授权,清算,结算过程」;意味着除了流通票据之外,当前的整个支付系统都需要结构上的改进。

2.3 中国电子票据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3.1 中国电子票据行业发展历程

1995 年 5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6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流通票据法》由七章组成,涵盖总则,草案,本票,支票,法律对外国流通票据的适用性,法律责任和补充规定。第二章(草案)包含有关背书,接受,担保,付款和追索权的详细规定。随后的章节讨论了各种类型的流通票据,例如支票,本票和外国票据,将这些规定作为参考。尽管《流通票据法》构成了一项全面的金融法规,但对于它未解决的问题也许比其要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

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流通票据法》实际上是一项银行法规,是几乎同时颁布的其中一项法规。它涉及涉及使用流通票据的一系列交易或活动,但是它们主要是银行参与的交易,例如对汇票的谈判,虽然不一定(但实际上经常)涉及银行,银行本票和检查。《流通票据法》未涉及的是私人当事方使用本票。正是在这方面,《流通票据法》最能说明中国政府对流通票据应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也许是一般进行经济活动的方式。解决与《票据法》有关的某些未解决的问题(如果要解决此类问题)取决于制定详细的实施条例或通过实践或司法解释进行澄清。

以有限方式解决流通票据使用问题的决定反映了中国政府目前的改革方式中的一种紧张:国家应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经济活动?是否要通过法律来促进个人的经济活动和机会,或促进国家对经济增长过程的控制?

《流通票据法》适用范围有限,表明国务院坚持认为,国家进一步控制经济发展是可取的,流通票据实际上是国家参与和监督经济的「工具」。相应地,目前形式的《流通票据法》的通过可能反映出政府不愿颁布法律,通过使用本票来认可或便利私人创造「金钱」。

但是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现,使票据业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6 年底上海票交所的开业,标志着中国票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全国票据交易市场体系日趋成熟。

2008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建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ECDS)、推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决策。2009 年 10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建成 ECDS 并上线试运行。ECDS 是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而建立的,接收、存储、发送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等相关服务的业务处理平台。截至 2016 年底,ECDS 系统运行稳定,业务正常开展,主要类型电子票据业务办理金额呈波浪式增长态势。

2009 年至 2016 年近 8 年我国商业汇票发展状况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2009 年至 2012 年,商业汇票无论是结算笔数还是结算金额都呈现爆发性增长。2012 年末我国商业汇票结算笔数由 2009 年末的 821.58 万笔猛增至 1553.3 万笔,增长 1.89 倍 ; 结算金额由 9.62 万亿元增加到 16.06 万亿元,增长 1.67 倍。第二阶段是 2013 年至 2016 年,商业汇票波浪式发展,结算笔数和结算金额的增长像越过一座小山丘后,保持了相对稳定。结算笔数从 2013 年的 1630.67 万笔增长到 2015 年的高峰 1905.71 万笔,又恢复到 2016 年末的 1656.45 万笔 ; 结算金额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发展走势,从 2013 年末的 18.24 万亿元增加到 2015 年末的 20.99 万亿元后,又回落至 2016 年末的 18.95 万亿元。

与商业汇票阶段性发展不同的是,电子商业汇票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电子商业汇票无论是出票金额、还是承兑金额都大幅增长,并且占商业汇票的比重越来越高。仅 2016 年上半年,电子商业汇票承兑金额和交易金额 (贴现转贴现) 在全部票据承兑和交易金额中的占比分别为 41%和 52%,其中交易金额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仅仅两年之后的 2018 年,全年电票承兑发生额为 17.19 万亿元,占比 94.09%。电票占比大幅上升。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来源:商票圈

2.3.2 中国电子票据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商业银行的调查,2017 年纸票业务呈显著下降趋势,全年商业银行累计承兑纸质商业汇票 1.69 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69.23%;2017 年主要商业银行纸票贴现业务量 4345.45 亿元,同比下降 89.68%; 年末纸票贴现余额为 864.19 亿元,同比下降 83.68%。与此同时,电票承兑余额逐季稳步上行,电票结算功能有所增强。2018 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为 18.27 万亿元,较上年增加 3.63 万亿元,增长 24.84%;年底承兑余额为 11.96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2.18 万亿元,增长 22.25%。其中,全年电票承兑发生额为 17.19 万亿元,占比 94.09%;纸票承兑发生额为 1.08 万亿元,占比 5.91%。

在电子票据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1 . 电子票据业务在办理时须依托由各家机构自身开发的企业网上银行和内部电子票据系统,一家机构所承兑的或经贴现的电子票据在贴现或转贴现给其他机构时,可能会因为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或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在开发设计模式以及操作使用流程方面的不一致,使得电子票据在同业之间流通,有时可能因技术问题产生的故障,影响了交易效率和意愿。

2 . 在企业网银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模式中,中小金融机构因自身科技实力和资源有限在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开发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明显在网上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开展方面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发达地区存在差距。

3 . 相当比例的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尚未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同时部分行业企业对企业网上银行和电子票据的接受和熟悉程度不高,对新型业务还须逐步了解接受。

第三章 区块链电子票据市场状况分析

3.1 区块链电子票据历史

近年来,电子票据在交易中占据的比例逐步增加。这表明了我国对于发展电子票据的重视,也昭示着电子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数字票据的应用可以成为其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突破口。

浙商银行区块链移动数字汇票

2017 年 1 月 3 日,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正式上线并完成了首笔交易,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银行核心业务的真正落地应用。浙商银行于 2016 年 12 月成功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可为客户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的功能,并在区块链平台实现公开、安全的记账。

区别于传统纸质与电子汇票,移动汇票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将以数字资产的方式进行存储、交易,在区块链系统内流通,不易丢失、无法篡改,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此外,纸质汇票电子化,解决防伪、流通、遗失等问题。

赣州银行上线区块链票联业务

2017 年 3 月 15 日,全国首单票链业务在赣州银行上线,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正式落户赣州。基于区块链和互联网技术的票链,是一款新型票据融资产品,由深圳区块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基于客户所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成本低廉、快速安全的融资服务满足中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全国首单票链业务,由区块链金服、赣州银行联合发布,并由双方共建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字票据交易平台

2018 年 1 月 25 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成功上线并试运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杭州银行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顺利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

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结合区块链技术和票据业务实际情况,构建了「链上确认,线下结算」的结算方式,为实现与支付系统的对接做好了准备,探索了区块链系统与中心化系统共同连接应用的可能。根据票据真实业务需求,建立了与票据交易系统一致的业务流程,并使数据统计、系统参数等内容与现行管理规则保持一致,为实验性生产系统业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护,采用 SM2 加密签名算法进行区块链数字签名。为参与银行、企业分别定制了符合业务所需的密码学设备,包括高安全级别的加密机和智能卡,并提供了软件加密模块以提高开发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区块链支票系统

2018 年 6 月 7 日,中国人民银行完成了一个以区块链为基础系统的工作,该系统可以将国内企业的支票数字化。

3.2 区块链电子票据技术分析

技术兼容性

在区块链上,流通票据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具有标准化的条款和流通性的独特属性,可以在数字环境中实现标准化和可移植性。未来的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我们可以称之为流通票据 2.0)是一种以电子方式形成,以数字方式签名并由智能合约流程强制执行的某些条款的法律合同。建立与流通票据有关的所有功能的数字替代品,需要对每种功能以及每种替代品在功能上等同或优越的方式进行说明。

3.2.1 流通票据的创建

流通票据中含有以下信息:无条件付款单、制造者或出票人数字签名、受票人姓名以及应要求或在指定日期付款的时间说明。由于纸质流通票据只是在标准化模板上填写此信息,因此流通票据 2.0 将成为电子模板,用户可以在其上确定金额,收件人的假名和付款时间。得益于智能合约功能,与传统的流通票据相比,确定付款时间可以更加灵活,该功能可以通过智能预言机及时检测到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因此,可以将任何预定的时间段设置为付款时间。

3.2.2 流通票据的验证

当前,银行充当支付系统的提供者,并负责支付的清算和结算。消除交易中介是区块链的关键特征 ; 但是,如前所述,验证交易并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中需要一个精巧的共识算法,该算法既可以抵御 51% 攻击,又有效率且相对分散。寻找一种合适的算法具有挑战性,因为更新的和可能更好的算法大多在安全性方面都没有受到挑战,因此,保守的,公认的算法应该是首选。

另一方面,最流行的共识算法,POW 和 POS 都已被验证,上述问题涉及其效率和安全性。Semada 目前来看是一种合适的模型,在此模型上,可以通过某些修改来实现转让流通票据的验证。Semada 的设计理念基于声誉,通过「将专家的声誉与他们的能力证明和生产贡献(通过发送到系统的公共费用生成的验证池进行验证)联系起来」,来激励生产合作。系统由代表声誉的子 token 和将他们的子 token 用于回答验证池中的验证请求的专家工作台组成,这是创建和分发信誉的机制。

Semada 基础架构通过将网络外作品的证据发布到验证池中,从而在网络之外提供不同的专业知识,其他专家可以决定是否批准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是,对于流通票据而言,唯一需要的专业知识比其他任何加密货币(创建一个由交易组成的大宗交易)都更为简单。因此,真实的流程与 Semada 的白皮书会有一定的偏差。尽管 Semada 的原始模型拥有更多开发经验,从而提供了在网络之外容纳专业知识的机会,但对于流通票据 2.0 来说,唯一的专业知识是专家进行的高效、自动化和技术上合理的交易验证。专家(银行)之间在声誉和费用方面的竞争将激励他们降低费用,同时仍确保完善的自动化交易验证流程。授权者共识机制的关键要素是保证者的声誉,这与该提议特别兼容,因为对于银行业来说,提议主要是无形的并且是基于服务的,因此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是有价值的,从而变成了竞争优势。

该过程始于流通票据的背书人,根据其声誉和报价和选择专家。在这里,可以在简单的用户界面中提供多个选项。其中可以包括最低费用,最高声誉或两者兼顾的选择。预先存在的选项还可以促进该阶段的自动化,因为用户可以预先确定他对所有交易的偏好。Semada 的白皮书指出,由于 Semada 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费用应以以太坊为单位,但是在这种模型中,法定货币上链是可预测的(比如 DCEP);因此,以法定货币计算的费用应在所有专家中按其持有的专业知识代币加权后分配。

在第二阶段,系统以预设的转换率铸造新的信誉 token,并以所选专家的名义将费用和一半的股份押注,从而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另一半则押给专家,而未分配。在专家发布工作证据之后,将创建一个验证池,所有专家都将其信誉 token 用于批准或不批准工作。在最有效的情况下,可以预想该验证过程的自动化并通过算法选择正确的投票。此过程的获胜者根据持有的专业知识代币来分配失败者的股份权重,并投票支持获胜的联系。如果批准发布,则先前未分配的铸造信誉 token 也会在批准者之间分配,而在未批准的情况下,这些 token 会被销毁。

Semada 独特的基于信誉的共识算法具有多种优势:吸引用户的费用竞争元素确保了较低的费用,为选定的专家投入了一半的新铸造信誉 token,进一步激励了所有专家降低他们的费用。大幅增加其信誉 token 的数量,这将导致通过拆分获得的费用比例更高。另一方面,竞争仅限于验证成本,因为它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而且从竞争法的角度来看,提供低于成本的费用显然是掠夺性的。

Semada 的算法还可以抵抗 Sybil 和多数攻击。Sybil 攻击包括获取多个专家帐户以从系统中不公平地获利;但是,由于 Semada 的模型是根据信誉进行加权的,信誉 token 的数量仅决定权力:拥有 1000 个信誉 token 的帐户具有与拥有一个 token 的 1000 个帐户相同或甚至更多权力。另一个威胁,即多数暴政,描述了系统中的腐败,「该系统在决策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意愿,而该决策更关注遵循被认为是流行的事物而不是正确和正义的事物」。

Semada 模型中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采用加权投票系统,在这种投票系统中,声誉较高的人会获得更大的权力,而流行的决定也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强大的专家拥有做出正确决定并享有先例和可预测性的声誉。由于对信誉 token 进行赌注是 Semada 模型中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我们想到了传统的赌注证明算法的「一无所获」问题。尽管 Semada 鼓励专家通过验证池采取行动以符合系统利益。由于获胜者将损失的信誉 token 中的失败者分成几部分,该过程使专家无法进行腐败尝试,这最终将导致信誉低下和用户缺乏吸引力。

3.2.3 区块链治理

验证交易只是区块链治理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平台提供商」需要通过建立基础结构和一组规则来构建网络本身。区块链应用的第一个例子是平台提供商,这些平台提供商是非正式组织的个人团体,尽管今天许多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甚至银行都冒险建立区块链网络。作为平台提供商,作为整个系统的设计者(包括安全措施)以及网络范围的法规和法律规则的唯一合适入口点,将承担巨大责任。

平台提供商必须维持一个完善且连续的软件平台,且必须执行对完整性,安全性,服务可用性连续性的要求以及任何需要集中实施的类似规则。此外,尽管需要通过软件更新和报告机制来防止任何闪存崩溃,但为确保系统稳定性,事前监管措施对于避免任何漏洞或漏洞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系统稳定性,必须在实现或逆转由错误代码产生的任何不正确结果之前,以区块链的不可逆性为代价采取预防措施,以太坊就是这种情况。

出于以上原因,区块链平台提供商应为受国家监管的法人。相比之下,无论是付款人还是保存人,支票支付系统的提供者是银行。作为提供者,他们应承担除用户能力以外的任何系统性损失的风险,从而激励他们采取适当但具有成本效益的安全级别。同时,流通票据 2.0 的平台提供商应该是银行,以及上述影响验证系统能力的专家都是基于信誉的。当节点是不受金融机构监管的实体或个人(流通票据 2.0 的情况)时,唯一能够将相关法规和法律规则应用于网络及其节点的实体就是平台提供商,作为这些规则的收件人,应该是一家完全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并通过网络软件编程和访问控制来控制网络。尽管这会破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但账户仅由其各自的节点 / 用户控制,这将是对现有的中央数据库模型的挑战。同时,从技术上讲,可以对复杂的集中式风险管理流程进行编程,以消除对任何金融市场所需的网络内用户记录的资产造成威胁的可能,将其作为智能合约进入到区块链网络中。

3.2.4 背书

在空白背书中,可协商性可以通过确定仪器可使用的方式来部分限制。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可能有助于建立该功能,与其他支付系统不同的是,流通工具具有独特的价值,可强制执行特定要求的功能并显示证明。空白背书仅要求持有人签名;向持有空白票据的工具的持有者提供充分的能力进行转移或兑现。签名信息可以在基于区块链的流通工具中找到,这也使控制人员可以在电子记录上获得全部能力。至关重要的是,仅拥有获取空白认可的文书而不定义下一位持有人身份的要求,使纸质文书容易受到侵犯知识产权的侵害。此外,考虑到区块链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兼容,且缺乏受让人身份识别,空白票据认可制度可能未包含在「流通票据 2.0」中。

另一方面,其功能可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背书,因为它提供了从技术上限制流通票据潜在用途的独特机会。可以识别下一个持有者的全面认可与区块链基础架构兼容,并且保护数字获取免受任何外部干预。同样,合格的背书也是兼容的,同时需要在付款失败的情况下限制背书人的责任。这种责任限制最好是能流通工具的智能合约中进行编码。通过验证交易的数字签名,可以验证先前的认可并在必要时进行推荐;表示通过此区块链收据满足每个特定背书的证据要求。

传统流通票据制度的主要原则之一是正当持票人。正当持票人亦称善意持票人。善意地付了全部金额的对价,取得一张表面上各项手续完整合格、尚未过期未拒付的票据的持票人。未发现其前手在权利方面有任何缺陷。即使事后发现其前手是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票据,正当持票人的权利也不受影响。另外,凡从正当持票人手中取得的票据,即使未付过对价 (如赠与) 也可享受其前手作为正当持票人的权利。从传统的政策角度来看,持有人在适当时候制定规则的目的是通过剥夺辩护来鼓励流通票据的交易,例如,制造商基于法律理由拒绝付款或第三方主张所有权。

3.2.5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功能可以强制执行特定需求的功能并显示证明。对于流通票据 2.0,功能性实施是背书人责任,并且可以使用可转让票据的确定方法,都是标准化的实施。考虑到标准管理合同形成的成本这一事实,可转让工具内的总体标准化至关重要,这对于促进智能合同的应用也至关重要。从概念上讲,智能合约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安全且效率低下。

智能合约属性会带来更高的技术和财务成本,因为这些合约一旦执行便无法修改,因此必须以完全定义的代码精确地编写;并支持匿名和一次性交易。不可修改的特征来自于将智能合约条款分散并分布到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这意味着必须完全形成和定义由智能合约创建的交易关系,这在合同流程多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可能是不可能的。

即使不是这种情况,仍然会导致在精确条款上起草和谈判的高昂的技术和财务事前成本。缔约方将不得不分配更大的资源来应对更大的不确定性,以预测未来的世界状况,并在智能合约中设定这些预测,这可能会阻止缔约方首先使用智能合约。但是,流通票据 2.0 中的智能合约功能已完全标准化且相对简单。这意味着不可修改性是一种优势,它消除了利用责任链或预先确定手段并降低财务和技术成本的可能性。智能合约的执行不灵活会阻止缔约方避免诉讼,并为了加强业务关系和限制任何机会性行为而非正式解决合同纠纷。相比之下,流通票据交易的性质完全由财务驱动,而智能合约条款的不可更改实施有利于缔约方的利益。

Conclusion 结语

通过 Semada 平台,本文在后半部分提供了一个流通票据平台的创建思路。究其根本,对于票据类需求,最重要的是一个透明,公平和可预测的系统,以可促进结果,安全性和效率的确定性。基于以上设计需求,在流通票据行业,Semada 类的平台或许会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风险提示:

  • 警惕打着区块链和新技术的旗号进行非法金融活动。标准共识坚决抵制利用区块链进行非法集资、网络传销、ICO 及各种变种、传播不良信息等各类违法行为。

电子票据区块链应用调查|标准共识

来源链接:mp.weixin.qq.com